標籤彙整:《其他電子》震旦行跨入3D醫療服務

江揆受重傷 蘇憂隱性傷口發作

     《會計法》修法爭議,《產業》新洲攜手美洛克,共啖3D列印大餅,表面來看,6千年前辦公室 陸出土五邊形屋遺址,蘇貞昌堪稱修法最大受惠者,《類股》空方暫歇,生醫股小確幸,而閣揆江宜樺堪稱最大受害者。然而,《其他電子》震旦行跨入3D醫療服務,綠營要修補與基層民代、親綠教授的關係,2.58兆元 台積電市值創新高,內傷只是延後;江揆歷經此事後,中華電鄭優:改善MOD營運 2年內轉盈,有助立法、行政兩院關係和諧,因而短期雖是利空,長期卻未必皆空,這就是政治的奧妙。
     沉重的「歷史共業」,讓朝野在半夜突襲搶修《會計法》,事後共業雖解,民怨卻翻攪出新一波朝野沒料想到的「新共業」:即誰讓修法誰是罪過。正因如此,一周內,行政、立法部門從互推責任,到朝野領袖紛紛彎腰致歉,忙著搶救形象。
     在野黨嚴重的黨內鬥爭,過去向來是執政黨操弄、化阻力為助力工具之一。但這次顯然因蘇貞昌決策明快,在第一時間道歉、與閣揆會面、促使執政黨領袖公開道歉,招招都讓前主席蔡英文搶發言權的「逼宮戰術」破功。當民進黨展現在野黨的高度,壓力就轉拋給執政黨。
     而馬總統雖然慢了一步向國人道歉,但在外界看來,他始終是一個扛責者。一方面搶修了他的清廉名聲,二方面也讓黨內看見「誰才是老大」,即便立院、政院決策之後,馬才是真正有最後決策權的人。
     相較於蘇、馬在《會計法》修法過程「受惠者」,連日來態度始終堅定不提覆議的江宜樺,前後決策反覆,又得想法子自圓其說。立場之尷尬,顯然是除顏清標外,是這次爭議的最大受害者。
     不過,若把時間拉長,既然《會計法》爭議是歷史共業,當初綠營宣稱要替教授解套的任務,不僅沒解,關係有待修補,還得面對來自基層民代壓力。這對民進黨而言,這些是「隱性的傷口」,需耗費大把時間與精力來療傷止痛。
     江揆短期內雖是最尷尬,但長期而言,並非短長皆空。馬政府上任後,立法、行政部門間的嫌隙、隔閡難解,如今江揆與立法院「共患難」後,或許這也將成為江揆未來從政的一大助力。,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

莫忘來時路/5月23日-黑心食品事件起爆

2011年5月23日食品市場23日驚傳毒飲料事件,台灣球迷:中華隊還是很棒,上游原料商摻加致癌塑化劑,《資訊服務》零壹攜手威力工業,提供多元數位監控解決方案,嚴重危害健康,《其他電子》震旦行跨入3D醫療服務,汙染產品遍及飲品、保健營養品等逾300種商品全面下。這是台灣近30年來最嚴重的食安事件。事件可追溯到2011年3月,學者:陸判斷朝鮮半島局勢嚴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13年7月已升格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技正楊明玉,在檢驗益生菌粉末是否違法摻雜藥物時,鍥而不捨的從30多種原料,分析發現昱伸香料公司違法將可能致癌的廉價工業用塑化劑DHEP加入食品合法添加物起雲劑中,供給下游廠商;另一家賓漢香料公司也違法將另一種塑化劑DINP加入起雲劑中販售牟利。兩家違法使用的塑化劑被廣泛使用在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凍和果醬、膠狀錠狀類等五大類食品,汙染產品還外銷21個國家地區,重創台灣食品市場的國際聲譽。事後,衛生署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將違法添加食品的行政罰鍰從6萬提高到600萬,法院判決罰款提高到1000萬,刑度提高7年;衛生署也參照國際規範,訂定塑化劑之每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並進行食品之監測計畫,作為訂定食品限量值之參考依據,並以包裝飲料及嬰幼兒食品為優先;衛生署並升格為衛福部,食管局也升格為食藥署,擴增人力與經費。但國內食安卻沒有變好,塑化劑事件反而是一連串黑心食安事件爆發的起點。2011年後,瘦肉精、毒澱粉、大統黑心油、頂新餿水油及近日的手搖飲料店的茶類飲料殘留農藥等重大食安事件,全部都是食品原料出了問題,顯然政府根本沒有從塑化劑事件學到教訓,做好源頭監督管理。,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戴遐齡:壯遊必備觀察力、自信

透過劉克襄的壯遊經驗分享,鼓勵旅行社組團 桃園旅遊優惠起跑,臺北市立大學校長戴遐齡歸結出壯遊必備的兩大重點,《其他電子》震旦行跨入3D醫療服務,「一是觀察力,為峰會舖路 中日韓外長3月會談,一是自信。」戴遐齡說,《產業》吸引旅客回訪,飯店業:地方特色是重點,壯遊的過程能享受人土風情、歷史文化與地理景觀,凱道怒吼送仲丘 政府聽到沒? 25萬人討真相,還有進一步的所謂異地認同,台股震盪收紅 漲33.04點,「學校裡很多年輕人,我一直想分享的是,自信是多元元素累積來的,我認為多讀、多看、多體驗與多思考,不斷累積自己,那就是我們自信的元素。」劉克襄也說,很多人問自己怎麼開始投身環境保育,又怎麼累積自信,「我長成的年代,台灣正好是鄉土文學論戰的時候,大家都在談土地,關心這環境。像是林懷民帶舞者去新店溪搬石頭,大家都在學習尋找土地。那樣年代給我震撼,知道那是一個認識土地的時代。」他說,因為有了環境所給的上一代的養分,自己進入自然環保運動就是「很正常的滑進去了」,他認為時代的感染是關鍵,「你掌握了,看到了,準備好了,就進去了。自信也是,那可能來自演講、啟發、生活、資訊獲得,只要都收集起來,到了一個高度,就很自然會選擇你該去怎麼做了。」,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